选择一所学校...
返回到头条

“志成园丁谱”之四十四:为共和国教育事业奠基

1/14/2020 3:09:00 PM 北京三十五中校史研究会 阅读:2048次

“志成园丁谱”之四十四:为共和国教育事业奠基

撰稿:恽阮 / 编辑:胡晓梅 吕曦 / 校对:张大陆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祖国建设急需培养人才,但是国家面临着师资缺乏的局面。1953年8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已考完大学的高中毕业生中,选择符合条件的学生留下来做中学教师。当时高考正在录取,当年动员留校做教师的全市有500多人,约占全市当年高考录取名额的六分之一。北京市教育局孙国梁局长为这项事关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专门作了一次报告,他语重心长地讲了当前教育面临的严重困难——广大市民的子女迫切要求上中学,而中学师资严重不足,出现了很大的缺口。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希望同学们能体念小弟弟、小妹妹们要上中学的迫切心情,留下来做教师,以解决北京教育发展的燃眉之急。孙局长还强调,市政府已与各有关大学达成协议,给同学们保留学籍两年,两年后仍可以去上考取的大学。

参加报告会的同学学习成绩优良,兴趣爱好广泛,都有自己的理想志愿。他们了解到北京市教育发展中的困难,热烈响应党的号召,做出豪迈的抉择——留校任教。无标题2.png

这一年,三十五中应届毕业生共85名,最初留下27名,占31.76%,他们是:

高三1(14):于德江、韩奎元李其瑞、沈恩元、苏毅、黄伟观、蒋志琪、荆其选、袁鹤年葛孟儒、穆宝琦、王中央、韩守勤、吴家顺

高三2(13人):王俊才、任佩璋、吕友仁、宋振华、李大鑫、左中杰、张振玺、李铁僧、张尔稷、赵桂楷、刘英鹤、王伟查保庶。

全体留校人员在暑假中做了各项准备。8月下旬即将开学时,因外语学院在我校录取了6位同学是小语种,录取人数不多,如果我校暂不入学会影响开课。经过领导研究,并征求本人意见,这6位同学按时入学了,他们是:于德江、王伟、黄伟观袁鹤年、查保庶、吴家顺无标题.png

留下来的21为同学为尽快适应教师这一神圣职业,他们辛勤工作,白天上课,做班主任工作,晚上备课,批改作业,直到深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学期的锻炼,他们成了受学生欢迎和尊敬的好老师。他们原本应该留在母校任教两年后再上大学,后来因为教学工作需要,都没有再提出上大学的要求。他们一直坚守在教育岗位上,1人被评为特级教师,10人被评为高级教师,提干做领导工作的11人,占全部21人的53%。这说明1953年留校工作的同学大多成为基础教育的骨干,为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时光荏苒,风雨同行,从青春年华,到白发苍苍,这群追梦人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踏出了最亮丽的步伐。历史不应该忘记,也不会忘记,正是曾经有这样的一批人,用一腔热血为共和国的教育事业奠基。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与西城区的教育工作者一起创造了西城教育的辉煌历史,书写了基础教育的华美篇章!

(北京三十五中校史研究会)校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