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一所学校...
返回到头条

本周推荐——《莫言作品典藏大系》

11/11/2019 3:25:00 PM 鲁迅书院 阅读:6296次

今年是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从事文学创作40周年,本周推荐2019年10月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26卷本《莫言作品典藏大系》。该系列图书包含了作者自1981-2019年公开发表的全部作品,除此之外,《虚伪的教育》、《感谢那条秋田狗》、《会唱歌的墙》等散文集首次与读者见面。

书名:莫言作品典藏大系

作者:莫言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19

ISBN978-7-5339-5750-6

索书号:I247.57,I267

适读人群:教师、学生等

莫言作品典藏.png

《莫言作品典藏大系》书影

作者简介:莫言(1955-02-17—)中国作家。本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1976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84-1986年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89-1991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研究生班,获文学硕士学位。1991年离开部队到地方从事专业创作,在农村生活了20年。初期作品可以归入传统的现实主义。从1985年发表《透明的红萝卜》起,他追求天马行空式的写作,用自己独特的艺术感觉,发现并激活历史、现实与人物。他从G.G.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W.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那里多有借鉴,往往把幻觉和现实糅合在一起,叙事带有主观感受,同时打破情节之间的线性关系,造成电影“蒙太奇”式的时空交错效果。其作品恣肆汪洋,诡谲奇异,引起中国文坛的普遍关注,也有过争议。他创作颇丰,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第四十一炮》,中篇小说《欢乐》、《爆炸》、《透明的红萝卜》,短篇小说《民间音乐》、《白狗秋千架》、《枯河》,话剧电影文学剧本《红高粱》、《太阳有耳》、《霸王别姬》,散文随笔集《会唱歌的墙》、《清醒的记梦者》等。1996年出版了《莫言文集》(5卷)。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jpg

莫言先生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内容简介:

A、长篇小说(11册)

长篇小说11册.png

1.《红高粱家族》

关于《红高粱家族》,莫言说:“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在民间口头流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传奇化的过程。历史是人写的,英雄是人造的。人对现实不满时便怀念过去;人对自己不满时便崇拜祖先。我的小说《红高粱家族》大概也就是这类东西。”

2.《天堂蒜薹之歌》

“这部书实际上是一部饥饿之书,也是一部愤怒之书。写这部书我没有想到要创新,我只是感到满腔的愤怒要发泄,为了我自己,也为了广大的农民兄弟。”“在新的世纪里,但愿再也没有这样的事件刺激我写出这样的小说。”——莫言

3.《十三步》

一位法国读者曾对莫言说,她用了五种颜色的笔做着记号,才读懂了这本书。莫言自己则说:“如果让我重读《十三步》,需要用六种颜色的笔做记号。”

4.《食草家族》

“书中表达了渴望通过吃草净化灵魂的强烈愿望,表达了我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膜拜,表达了我对蹼膜的恐惧,表达了我对性爱与暴力的看法,表达了我对传说与神话的理解……”——莫言

5.《酒国》

“《酒国》表现了我对人类堕落的惋惜和对腐败官僚的痛恨。”“如果把《酒国》和《丰乳肥臀》进行比较,那么,《酒国》是我美丽刁蛮的情人,而《丰乳肥臀》则是我的宽厚沉稳的祖母。”——莫言

6.《丰乳肥臀》

“1995年初春,在故乡一间小屋里,当我在稿纸上写下‘此书献给母亲在天之灵’时,我的眼睛里已经饱含泪水……我心里想,此书不仅是献给我的母亲的,也是献给天下母亲的。”“在这本书里,我写了历史,写了战争,写了政治,写了饥饿,写了宗教,写了爱情,当然也写了性。”——莫言

7.《红树林》

“我到了检察院之后写过一部电视连续剧,叫《红树林》,后来把它改成了一部书,也叫《红树林》,写的是检察院生活,但实际上写的是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写检察官在社会当中的一些普遍联系。”——莫言

8.《檀香刑》

“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里,批评了那些冷漠无情的看客,侧面也表现了受刑人的表演心理。我是在他的这个主题上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时刻,扮演着施刑人、受刑人或者是观刑人的角色。”——莫言

9.《四十一炮》

“我写这部小说时,是用一种慈悲的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在欲望的泥潭里痛苦挣扎的芸芸众生。在我的心目中,好人和坏人、穷人和富人,都没有明显的区别,他们都是欲望的奴隶,都是值得同情的,也都是必须批判的。”小说中人物所遭受的苦难,并不完全是外部原因导致的,z深重的苦难来自内心、来自本能。——莫言

10. 《生死疲劳》

“‘生死疲劳’是来自佛经里面的一句话:‘生死疲劳,由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我之所以用它做书名,就是因为小说的主人公,他在畜生道里面不断地投胎,他一会儿变成驴,一会儿变成牛,一会儿变成猪,一会儿变成狗。”“假如我能有两本书得以流传,《生死疲劳》肯定是其中之一。”——莫言

11. 《蛙》

“许多人也曾问我: 这部小说到底是写什么的?我说: 写人,写‘姑姑’这样一个从医五十多年的乡村妇科医生的人生传奇,她的悲欢与离合,她内心深处的矛盾,她的反思与忏悔,她的伟大与宽厚,她的卑微与狭窄。写出她与时代的和谐与冲突,写出她的职业道德与时代任务的对抗与统一。写的看似是一个人,实则是一群人。” ——莫言

B. 中短篇小说集(7册)

中短篇小说集(7册).png

1.《欢乐》

2.《怀抱鲜花的女人》

3.《战友重逢》

4.《师傅越来越幽默》

5.《白狗秋千架》

6.《爱情故事》

7.《与大师约会》

莫言的中篇小说融会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现实和迷幻心理,风格鲜明,摇曳多姿,想象奇幻,托意深远。

莫言的短篇小说扎根民间、历史和现实,融会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奇幻想象,不仅复活并升华了“讲故事的人”的灵魂,而且向世界有力地证明了汉语写作的魅力。

“在长篇创作中,我追求的是力量,是冲击力;在中短篇创作中,我追求的是语言的优美和故事的象征意义。”——莫言

“莫言在《欢乐》里歌唱母亲全部的衰落时,他其实是在歌唱母亲的全部荣耀。因此,人们在《欢乐》里寻找的不是——谁是我的母亲,而是——谁是我们共同的母亲。”——余华

C、剧作集(2册)

剧作集(2册).png

1. 《霸王别姬》

2. 《英雄浪漫曲》

  D、散文集(3册)

散文集(3册).png

收入《莫言作品典藏大系》的散文集共有3册,也是全新编辑出版的三本莫言作品。

1. 《会唱歌的墙》

2.《虚伪的教育》

3.《感谢那条秋田狗》

  E、演讲集(3册)

演讲集(3册).png

收入《莫言作品典藏大系》的演讲集共有3册,也是全新编辑出版的三本莫言作品。

1. 《讲故事的人》

2.《我们都是被偷换的孩子》

3.《贫富与欲望》


精彩篇章:

杂谈读书

莫言

(选自散文集《虚伪的教育》)

关于读书的方法,实在是个看似平常但却很难说好的大题目。这原因大抵有二:一是在人类社会中,从古到今,但凡认识了一些文字的人都读过书,这种行为与吃饭穿衣一样,渐渐地成为一种本能,就像一般不必教导别人如何吃饭穿衣一样,读书也是无须教的;二是古往今来的读书人,尤其是那些饱学之士,大都留下了一些关于读书的理论,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更多的是人云亦云——这丝毫没有贬低的意思,读书尽管人各有法,但万变不离其宗。所以,时至今日,实在没有必要有我等半路出家的野文人就这个话题来说三道四,尤其是更不应该写成文章发表的指导中学生阅读的刊物上。

我的女儿也是一个中学生,她学的数、理、化、外,我早就不敢插嘴,对她学的语文,我也不敢贸然地进行“指导”,因为我说的不一定对,万一错了,影响了高考的成绩,那就了不得!所以我女儿有时候碰到语文方面的问题向我请教,我只敢含含糊糊地谈一些我的看法供她参考,然后还是希望她能去问老师,并要她一定以老师的说法为准。

大概想了一下,人类的阅读活动,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愉悦,如少年读连环画,成年人读言情、武侠,原本就没想从这阅读中获取什么知识,但知识自然地也被获取着,情感自然地也被教育着,这就是所谓的“寓教于乐”吧。二是功利性很强的学以致用,如读技术方面的书籍。文学批评家和作家读文学方面的书籍,基本上也是一种实用的目的,批评家是为了写批评文章,作家是为了写自己的书。

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我懂得很少,所以不知道自然科学家读自己的专业书籍时的心态。他们的读,是否最终也是为了写?但搞文学的,读书破万卷,最终是为了下笔如有神,目的性很强。所以读书的方法也就显得很重要。因为有史以来,即使是专业性很强的书籍也已是汗牛充栋,一个人从有阅读能力开始,即便天天读书,读到老死,怕也难把那些已经写出来的书读完。我每次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或去书店买书,就会有一种狗咬泰山无处下嘴的感觉,就常常感到自己的写作毫无意义。人类的知识积累,从某种意义上说,几乎是一种灾难,它给我们带来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你不可能什么都知道,但你有时那么迫切地想什么都知道。人生有限,学海无涯,这就使处在这无法解决的矛盾中的人类永远潇洒不起来。我甚至幻想,将来有一天,人类能够把历代积累的知识编成一种程序密码之类的东西,通过生物工程,使孩子一生下来就遗传在脑子里。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但又好像不是不可能的。电子计算机已经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和写作方式,随着科学的进步,人脑的秘密终究会被揭开,那时候,学习的问题很可能变成一个化学的或者是物理的问题。即便是现在,很多入了电脑网络的人,他们的阅读方式已经跟捧着大厚书本的读者不一样了。他们做学问的方法,已经有了革命性的变化。再下去几百年呢?真是想也不敢想。

像我这样的人,此生大概很难在网上潇洒了,也不大可能去变换职业,因此也就只好沿袭着几十年来养成的习惯读着写着,等待着被淘汰。我没读完小学就回家劳动,但因为认识了一些字,具有了阅读的能力,便想方设法把村里人家的藏书借来看。村里藏书有限,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是借到什么读什么。又因为是借来的,读起来也就快。这时期的阅读没有什么方法好讲,就像对一个饥汉没有必要讲究食品的色香味美一样。后来有了一些条件,书多了,读不过来,这才需要讲点读书的方法。这些方法也早经前人讲过,无非一是翻来覆去地精读,二是走马观花地浏览。对我来说,精读的大多是语言有特色之作,浏览的是语言无特色,但故事很精彩的。前者是为了寻找语感,后者是为了了解别人曾经讲过什么样的故事,扩展一点就是别人曾经用什么样的方法讲述过什么样子的故事。当然,有时候,为了掌握一些必需的材料,那就要带着很强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去读。这样的方法,与查字典没有太大的区别。

总之,对中学生朋友来说,除了老师的话,谁的话也不要太当真,哪怕他是什么样子的学者、权威。

                                                                一九九八年

 

 

虚伪的教育

莫言

(选自散文集《虚伪的教育》)

不久前,由北京的几家报刊牵头,发起了一场对现行语文教育的声讨。说“声讨”似乎激烈了点,那就改成“讨论”吧。这场讨论,激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可以说是义愤填膺的文章见诸报端,而且,据说这些文章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

我是一个没有受过完整的学校教育的人。文化大革命时,因为家庭出身中农,也由于我敢于跟那些当了红卫兵头子的老师对抗,所以,小学还没毕业就被赶出了校门。后来到了部队,发表了一些文学作品后,才考进一所部队艺术院校学习。我没有进过一天中学课堂,对现在的中学语文教育,基本上不了解。我有一个正在读中学的女儿,她经常来问我一些语文方面的问题。她可能以为当了作家的父亲解答几个中学语文方面的问题不成问题,但面对着她的问题,我从来没给过她一个肯定的回答。我总是含含糊糊地谈谈我的看法,然后要她去问老师并且一定要以老师的说法为准。我的不自信是因为我没按部就班地念中学,骨子里深藏着自卑。但读了那些受过完整教育、甚至正在教语文的人写的文章,才知道他们的境遇与我差不多,心里多多少少地得了一点安慰。

认真地读了那些讨论文章,又粗粗地翻看了女儿的语文课本,我感到,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从教材的选定到教学的目的,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完整、自满自足的体系,要彻底改变是不可能的。有的文章,对我们几十年基本不变的教材提出批评,其实,教材仅仅是教育目的的产物,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教育目的,就有什么样的教材。文化大革命前,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文化大革命后,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发展,换了一些提法,但骨子里还是老一套。而教育目的,不是几个编审教材的书生能够决定的。我看到了那个编教材的人吞吞吐吐地发言,知道他们有难言之隐。正因为国家的教育目的带有如此强烈的政治色彩,所以,也就只能编出这样的教材。就是这样的教材,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还给彻底否定了,因为它还不够“红”,还不够“无产阶级”,那就只学《毛主席语录》。我在小学学习五年,有两年就是把一本大开本的《毛主席语录》当了语文教材。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又把文化大革命前的教材当成了好东西,几乎全盘恢复。其实,文化大革命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建国以来共产党所犯错误长期积累后的必然爆发。共产党“文革”前所犯的错误,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文革”后,共产党在不断地纠正“文革”前的错误,但我们的语文教材却没有跟着变化。于是也就出现了被许多人猛烈抨击的现象:在不提阶级斗争多少年后,我们的语文教材中还有那么多“革命”文章。文学界早就对统治了中国散文界几十年的那种类型化散文提出了强烈的批评,这些虚假成性的文章早就没人要读,但我们的教材还把它们当成光辉的范文,硬逼着老师升虚火,强抒“无产阶级”之情,硬逼着九十年代的学生,去模仿他们那种假大空的文体。也许,这些文章的作者,在写这些文章时,抒发的确是他们当时的真实感情,但这些人现在活着的也不写这样的文章了,他们批评起共产党的错误来,比我们这些所谓的“有问题”的作家还要刻薄。他们自己也未必承认,那些被选进了教材,教育了几代中国人的文章,就是他们最好的文章。他们未必不对当年自己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的创作进行反思。他们现在的创作也是充满了“人情味”、充满了“不健康的情调”的呀!这些最“革命”的作家早已变成了美丽的蝴蝶满世界飞翔着传播爱心,但我们还在强逼着孩子们学习他们那些咬牙切齿的文章。

长期以来,在我们国家里,“人道主义”“人性”,都被打上了“资产阶级”或是“小资产阶级”的标签,进一步发展就是谈情色变,经常被引用的就是鲁迅那句话:“贾府的焦大不会爱上林妹妹。”其实鲁迅也不是焦大,他也不敢肯定地说焦大不会爱上林妹妹。共产党进城以后,多少“焦大”改造了家庭,娶了成千上万的“林妹妹”做老婆。但人们不敢面对现实,尤其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鲁迅先生通过阿Q揭示了部分“国民性”,鲁迅先生还用他那些匕首般的杂文,揭示了中国人的虚伪。这是更为普遍的“国民性”。因为虚伪,我们口是心非;因为虚伪,我们亦人亦鬼;因为虚伪,我们明明爱美人,却把美人说成是洪水猛兽。更为可怕的是,长期的虚伪,形成了习惯,使我们把虚伪当成了诚实。我们明明满口谎言,却并不因为说谎而产生一点羞赧之心。这就来了,明明我的儿女公费留学后全都不回来了,我还是理直气壮地批评那些不回来的留学生;明明我的儿女在国外过着好日子,我却义正辞严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性。明明我们知道教材里许多文章是假话空话,连文章的作者自己也不相信,但我们逼着孩子们当成真理来学习。明明我们每个人都有那种“病态”的“资产阶级”感情,但我们却硬要消灭学生头脑中的这种感情。我们教材中的有些文章作者明明是表达了自己的“资产阶级”感情,我们却硬要给人家进行“无产阶级”的解释。

问题还是回到我们的教育目的上来吧。我们的语文教育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并不是要学生能够用独具特色的语言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允许模仿着教材上的光辉样板抒发“无产阶级”感情);我们要培养的是思想“健康”的接班人,并不需要感情细腻的“小资产阶级”;我们恨不得让后代都像一个模子里做出来的乖孩子,绝不希望培养出在思想上敢于标新立异的“异类”。国家鼓励人们在自然科学领域标新立异、发明创造,但似乎并不鼓励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标新立异,更不希望你发明创造。尽管国家有宗教政策,允许人们不相信马克思主义而相信基督教、伊斯兰教或是佛教,但在我们的学校里则决不允许有任何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存在。由此决定了我们的教材必然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由此决定了我们要通过语文教育达到政治教育的目的。于是,语文就变成了政治的工具。于是,我们的孩子们的作文,也就必然地成为鹦鹉学舌,千篇一律,抒发着同样的“感情”,编造着同样的故事。我读过我女儿的从小学到高中的应试作文,几乎看不出什么变化。倒是她遵照她的中学老师的嘱咐写的那些对她的考试毫无用处的随笔和日记,才多少显示出了一些文学的才华与作为一个青春少女的真实感情。可见孩子们也知道,写给党和国家看的文章,必须说假话,抒假情,否则你就别想上大学。如果我们的这种教育方法真能把我们的后代培养成除了相信马克思主义之外什么都不相信的“红色接班人”,那就这样搞下去吧!但事实恰恰相反,孩子们在上学期间就看出了教育的虚伪,就被训练出了不说“人话”的本领,更不必说离开学校进入复杂的社会之后。

仔细一想,我们的孩子用两种笔调写文章的现象,在某种意义上是继承了传统。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那些学子们,用一种笔调写应试的八股文,用另一种笔调填词赋诗写小说。做八股文是正业,关系到个人前程;填词赋诗写小说是副业,是野狐禅。《儒林外史》中鲁编修家的小姐,发现自己的新婚夫婿只会写诗根本不会写八股文,气得当场昏厥,可见不会写八股文连漂亮的小姐也不会爱。那时的文人,在文学方面有所成就的,大概有两种情况:一是屡试不第,绝了科举的望,于是就通过文学的方式来抒发心中的愤懑,譬如蒲松龄;二是科场得意后,官场上不得意,被贬到天涯海角,但饭还能吃饱,闲来无事,就写诗填词,发泄感情,打发岁月,如苏轼等人。当然流芳百世的是他们的诗词小说,而不是让他们金榜题了名的八股文章。考中了举人进士的人成千上万,但大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湮灭了名字,蒲松龄的名字却永垂不朽。我们的孩子,一旦考上大学之后,大概再也不会用那种笔调写那种应试文章,就像用一块砖头敲门,门敲开了,砖头肯定要扔掉。九十年代的语文教育,实在不应该为了帮学生雕琢一块砖头费这样大的力气。这就让人想起了高考。

即便有朝一日高考与中考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革,语文教材也编订得让人满意,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就必然地提高了文学素养,并由此进而提高了人的素质了呢?我想也未必。这未必的原因就是虽然我们有了好的教材,有了好的考试方法,但我们未必有那么多好的、起码是合格的语文老师。好的老师,能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好的老师哪里来?当然主要是通过师范学校的培养。城市的情况我不甚了解,仅就我所接触的农村而言,其实真正优秀的学生是不报师范的。即便是师范毕业的优秀学生,也并不一定去当老师。必须承认在我们的社会中,最上等的职业还是当官;当官的工资尽管不比教师高,但人们都知道,大多数当官的并不靠工资吃饭。他们合法地享受着最好的东西,他们即便不贪污不受贿也可以活得比教师好得多。无论什么人下了岗,当官的也不会下岗。常常听说某地拖欠教师的工资,可从来没听说过什么地方拖欠了书记或是县长的工资。一个中学教师被任命为哪怕是穷乡的乡长,也要摆酒宴庆贺,但如果让一个乡长去当中学教师,他很可能要上吊。当然,真正优秀的人也未必当得上官。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就很难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有了好的教材,没有好的老师,恐怕也无济于事。所以,我想我们的语文教育改革,实际上牵扯到方方面面。什么时候当官的都想当教师了,别说语文教育中存在的这点问题,再大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我认为,语文水平的提高,大量阅读非常重要。在目前教育经费普遍不足的情况下,让学校拿出大量的钱来购买图书很不现实,我们为什么不能像“文革”前那样,把语文教材分成《汉语》和《文学》两本教材呢?我幼时失学在家,反复阅读家兄用过的《文学》课本,感到受益很大。我最初的文学兴趣和文学素养,就是那几本《文学》课本培养起来的。另外,我觉得,我们没必要让中学生掌握那么多语法和逻辑之类的知识,这些知识完全可以放到大学中文系里学。我感到,一个人如果不能在青少年时期获得一种对语言的感觉,只怕一辈子都很难写出漂亮的文章。至于语法逻辑之类,八十岁也可以学得会,而且很可能因为有了多年的使用语言的实践,学起来会事半功倍。让孩子们像拌黄瓜菜一样去学那些枯燥的逻辑、语法,毫无疑问是一桩苦差事,我们完全可以把语文课教学搞得妙趣盎然。实际上,绝大多数的人,一辈子也用不到自己母语的语法,一个基本上不懂语法的人,完全可以正确地使用母语说话和写作。既然我们提倡学以致用,何必花那么多的时间去学那些对大多数人无用的东西呢?如果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能进行这样的改革,我们的大学中文系也就多了一条存在的理由。大学中文系培养的就是精通汉语语法和逻辑的专门家,他们研究汉语的发展与历史,他们毕业后可以教中国人学汉语,也可以教外国人学汉语。那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一篇文章,小学生在学,中学生也学,大学生也在学。我想,如果把语文比喻成一架钢琴,那么,的确需要一些人学设计、学修理,而绝大多数的人,只要学会演奏就行了。肖邦未必能修理钢琴,沈从文未必能写出一本语法方面的书,而写了很多语法书的吕叔湘,好像也没能写出一部很好的小说。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简明版[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2]莫言.虚伪的教育[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9.